縮乳頭 | 乳頭縮小手術
台中教主醫美整形外科診所 BishopClinic
乳頭雖然只是乳房的一小部分,但卻是影響整體美感的關鍵細節之一。它的大小、長度和形狀,不僅會影響外觀,也可能影響自信與日常舒適度。
有些人因為先天遺傳、哺乳、荷爾蒙變化,或是做過其他乳房手術,導致乳頭變得過大、過長、兩側不對稱,甚至還會出現摩擦不適、敏感度變化等困擾。這時,乳頭縮小手術就能派上用場——它屬於精細的微創整形,能調整乳頭比例,讓乳房看起來更協調自然。
適合乳頭縮小手術的人
天生乳頭過大、過長:先天條件讓乳房比例不夠理想。
哺乳後拉長或增生:產後乳房回縮了,但乳頭卻留在「加長版」。
隆乳或縮乳後比例不協調:乳房大小改變後,乳頭看起來不對勁。
乳頭不對稱:左右差異明顯,影響美觀。
摩擦不適:乳頭過長或突出,常和內衣「摩擦生熱」。
希望降低明顯度:穿貼身衣物時想要更低調。
縮乳頭手術原理與方式
核心目標是調整乳頭的高度、直徑或同時改善兩者,同時保留血液供應與敏感度,維持外觀與功能。
過長過於肥大的乳頭都可以透過手術來做外觀上的改善,手術方式是在麻醉後,依需求將乳頭側面的皮膚連同皮下組織作環狀或楔狀的切除,並保留中間的血管、神經與乳腺管等構造,再將切口縫合。乳頭縮小整形手術可以與其他乳房整形手術同時進行。
高度縮小:適合乳頭過長者,切除部分組織,讓高度降低。
直徑縮小:適合乳頭過寬者,去除外圍多餘組織,讓比例更細緻。
高度+直徑縮小:同時改善長度與寬度,效果更全面。
乳頭+乳暈縮小:一起調整比例,視覺更均衡。
以下依不同狀況以圖解做區分解說:
乳頭太寬者,手術會做橫向做小部分的楔狀切除後縫合,不同於過去傳統直接對乳頭採L形大量削減組織與皮膚,破壞乳腺管造成術後哺乳的困難,此法可以在術後保留哺乳功能不受影響。
乳頭太長者,手術會做縱向一圈環狀的切除後縮短乳頭高度做縫合,而非傳統直接橫切造成乳腺受損。
乳頭既寬且長者,可合併前兩種方法對乳頭做修正後縫合。
對於過於巨大的乳頭,有些會採取在乳頭上直接切除三角形狀多餘的組織縫合,但由於會直接傷害到乳腺,失去哺乳功能,因此若有計畫生育哺餵母乳者並不建議施作該手術,現今也絕少使用此法替患者作縮乳頭整形手術。
手術與恢復
手術時間:約 30分鐘,局部麻醉即可,術後當天回家。
恢復期:
1–2 週:輕微腫脹、瘀青,乳頭暫時變得不太敏感。
4–6 週:傷口癒合,形態穩定。
3–6 個月:自然定型,疤痕淡化。
術後照護小提醒
保持乾燥:前 48 小時避免沾水,用棉棒輕拭周圍清潔。
避免摩擦壓迫:穿寬鬆內衣。
暫停劇烈運動:至少 2–4 週。
遵醫囑用藥:按時吃抗生素、消炎藥。
縮乳頭手術可能風險
傷口感染:照護不當容易發炎。
敏感度變化:多數會在幾個月內恢復。
輕微不對稱:因體質差異,可能還是略有差距。
乳管部分閉塞:有機會影響哺乳,術前須與醫師討論。
以上風險只要醫師經驗技術到位,發生機率極低。
縮乳頭手術常見 Q&A
會影響哺乳嗎?
大部分情況不會,只要保留乳管通暢即可。但若切除範圍較大,可能影響哺乳功能。
會影響敏感度嗎?
可能短期降低,通常幾個月後恢復,永久影響的案例很少。
手術後還會再變大嗎?
正常情況不會,但若日後懷孕哺乳,乳頭還是可能稍微膨脹。
乳頭縮小手術屬於安全、自然、恢復快的微整形療程,不只能改善乳頭過大的困擾,也能讓乳房比例更協調。想要放心又漂亮,選擇經驗豐富的整形外科醫師就是關鍵。
如果乳頭大小讓你感到不自在,不妨先安排專業諮詢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客製化方案,讓乳房美感更升級!
台中教主醫美整形外科 Bishop Clinic
https://www.taichungbishop.com.tw/
電話:(04)2322-2210
Line&WeChat:taichung_bishop
線上諮詢
【療程效果會因個人體質不同而有所差異】
最佳瀏覽模式:解析度1024x768或以上,瀏覽器建議使用IE7.0或FireFox3.0以上版本
Copyright © 2017 教主整形外科診所 All Rights Reserved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,勿任意轉載,違者依法必究。
台北諮詢專線:02-2368-2000 | 診所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6號5樓
台中諮詢專線:04-2322-2210 | 診所地址:台中市西屯區大隆路168號2樓
LINE ID / bishop_taichung | 微信ID / bishop_taichung
本診所網站內所有案例皆與病患簽署同意書,徵求病患同意後在網站內供網友作為療程參考;另外,網站中所有使用手術項目或任何醫學美容療程項目之名詞,為業界或媒體及網路經常引用或已成常態之名詞,若察覺名詞有疑慮或有任何問題,請向本診所留言系統或致電本診所告知,非常感謝您的指教,若有不恰當或違反醫療法規之內容,本診所院即刻修正刪除,敬請見諒。
【提醒】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:「『美容醫學』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,如:手術、藥物、醫療器械、生物科技材料等,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,而『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』」。本宣傳由合格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執行具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「改善」身體外觀,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衛署醫字0990262180號、衛部醫字第1031662939號辦理,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(Off-label use),醫師應確實告知使用原因及可能造成的風險,並取得其同意始得使用;有關適應症、禁忌症等副作用等問題,醫師將依個案說明。
本網站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,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。
風險提示:任何手術皆有風險,請謹慎評估!new